中華飲食之美 傳統手工好醬油
開門七件事,柴米油鹽醬醋茶,其中醬油在中華飲食料理中,扮演關鍵性的角色,一道可口的美味料理少了好醬油調味,一定遜色不少。在講求效率的工商社會裡,製造醬油的時間被縮短,風味也相對變差了。不過,今天我們要帶您去認識一位醬油達人,守著祖先留下來的醬油廠堅持用古法釀造,為的就是不放棄傳統醬油的好味道。
O.S穿過小巷,門前寫著台灣日據時代電話號碼18號的工廠,別以為你穿越時空回到過去,這裡是經營三代,已經有百年歷史的傳統醬油工廠。
業者張仕明記者:這是你們以前的信箱,對,是民國20年?對,昭和6年的時候1931年。
O.S從阿公的年代開始經營,保留著日本昭和時期的門牌和信箱,老闆張仕明拿著早期的醬油桶,娓娓訴說以前送醬油的情形。
業者張仕明以前裝醬油用的,從這邊裝進去,從這裡出來,拿杯子從這邊裝,拿著桶子,就是這樣,我們送到他家去,挨家挨戶的送。
O.S飄香百年的好醬油,必然有它吸引人的地方,除了老實經營,老闆今天還大方的公開做好醬油的秘訣,關鍵就是這顆又小又圓的黑豆。
業者張仕明就是要選珠豆不然就是扁黑,這就是,做醬油最好的就是用這個。O.S一排排的竹籮,鋪著一顆顆被菌絲分解後毛絨絨的黑豆,豆子在發酵時會產生熱能,所以要套上麻布袋來調節溫度,室內的溫度也要控制在40度左右。
O.S發酵過的豆子洗淨菌絲,再與粗鹽攪拌,就可以準備入缸了。看天氣的冷暖變化而定,大概需要經過四到六個月的時間,才能開缸。老闆娘笑著說,從來沒有想過這輩子會做醬油,結婚後看到公公老實做醬油的模樣,深受感動,當時的她告訴自己,一定要維護好這百年老店的招牌。
受訪者張太太我公公他吃了四十幾年的素,所以他很善良,做醬油就是很實在,怎麼做就是堅持對人體有害的他不放。
O.S用手工循古法釀造,以時間換取美味,香醇的味道正是醬油的生命。
業者張仕明吃起來口感傳統式的會比較鹹一點,他的成分高,會比較鹹一點,黑豆的成分高,鹽是自然的防腐,豆的成分高自然會回甘。
O.S慢工出細活,才能釀造出這自然回甘的好味道。因為堅持傳統製作,純天然發酵,所以每次生產的醬油數量幾乎不到一百打,和市面上新式醬油三天的製程就可以出貨相比,張仕明這條路走的很辛苦。
業者張仕明這個東西快失傳了,現在年輕人不做了,就是有傳承下來才有,沒有傳承下來,這個行業就沒有人做了。
O.S三代情一樣的心,張仕明守著祖先留下來的醬油廠,就是不放棄傳統醬油的好味道。能夠存在記憶與時間理的東西才是好東西,眼前這傳統的手工醬油,絕對稱的上是美味的記憶。
新唐人亞太電視林育男郭曜逵黃千容台灣彰化採訪報導
http://ap.ntdtv.com/News/Item/?id=200805220013
資料來源:http://www.eglobalcommunity.com/zh/view/5872
留言列表